傳承文化的校園雕塑
發布時間:2021-08-18點擊量:14
校園雕塑以校園環境為依托,積淀著濃厚的校園文化、歷史、校風等,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教育意義,以其特殊的藝術形式詮釋著校園文化的魅力。一件優秀的校園雕塑作品,不僅在形式上起到美化校園環境的作用,更能成為一座校園重要的標志和名片。尤其在我國,校園雕塑普遍具有紀念性、象征性、啟發性、裝飾性等特點。它突出思想美學,重視道德教育的潛力.或注重人類智慧的表達和對真善美的永恒追求。
校園雕塑作為學校傳統教育模式的有效補充,助力學生全面發展,有效擴展校園教育模式,實現學校全面育人的新格局。雕塑作為校園景觀的一大門類,除了裝點環境外,還在校園生活中起著隱性教育的功能,并在構建人文教育、審美教育、道德教育、人生理想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。
校園雕塑是物化的精神載體。它是校園文化的載體,反映了一所學校的精神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質要求。因此,校園雕塑的選擇和擺放也非常關鍵。校園雕塑的選擇應符合校園的文化氛圍。我們校園里常見的雕塑是一些學者,如馬克思和恩格斯,以及一些精神榜樣,如雷鋒和焦裕祿。這些雕塑的選擇符合校園的文化氛圍。
校園雕塑的隱性教育效應體現在很多方面,尤其是對學生價值判斷的影響。校園雕塑作為一種精神載體,既具有個性屬性,又體現了“文以載道”的精神。每一座校園雕塑都蘊含著一定的道德追求,能夠對學生產生巨大的道德潛在效應,激發學生對道德原則和規范的情感認同,與他們產生共鳴,向往道德理想和道德建設。在這樣的環境下,在這樣的文化影響下,學生自然會被鼓勵積極創新。